萬事萬物都必須有其根本才能存在與發展,儒家衰微至此,必須重新探索其根本。我以為儒家的根本是「致力於以家庭為本的整體生存」。所謂修齊治平之道,其關鍵在於家庭。愛惜家庭與親人為人類的天性,人人因此才有足夠的動力奮進與修身。然而只愛惜自己的家庭,不足以成立一個合理的社會,必須推此愛家愛親之心於眾人,乃有治國平天下的追求。能愛家人,才有能力真正愛國人與天下人。因此,復興儒家的根本在於復興愛家齊家之道,由此而推擴至於天下國家。儒家起源於文武周孔之道,文武周孔之道乃本於家族之愛,創設宗法、封建、親親、尊尊、禮樂制度,從而建立了家族與世界之秩序與意義。宋儒以修齊為本,致力於復興家族與家禮,更可以為證。當今之世,慾望橫流,宗教雜亂,試問修身與倫理道德之本何在?仍只能寄望於人人渴望且不可或缺之家庭。然而今世之家庭,未必只能是傳統的血親與姻親家庭。只要一群人相親相愛,有倫有義,永續互相扶持,便可以成為核心家庭。而一個完整的家庭則必須肩負生養下一代及照顧上一代的責任。
孟子說:「天下之本在國,國之本在家」這句話在今天依然適用,試問家庭都垮了,國能夠安頓嗎?許多人或許以中北歐一些國家為例,認為家庭制度衰敗了,國依然良好,殊不知這是這些國家最大的危機。華人社會若不講儒學,家庭底下必然出大問題,做人處事的基礎亦隨之動搖,此所以儒學不可以不講也。雖然如此,面對巨大的社會變遷,禮法不能不隨時而變。如何本於傳統之精義,研發出在現代社會齊家與做人的辦法,就是現代儒學最根本的挑戰。人類從來是以親緣團體為基本單元而存在,一般情況下,原子化的人很難以維繫健康良好的人性,無論「公民社會」、「國家」或任何形式的社團都無法取代家庭,此所以儒家主張人生以家庭為根本。
人必須學會愛人與被愛,才能擁有足夠的生命動力與良善的心。然而人生多苦,家家有本難唸的經,政治社會更多難解的問題,因此雖有仁愛之心,未免於苦痛煩憂,必須進而修道,以完善愛人愛己的能力與生命本具之美好。夫子「勿臆、勿必、勿固、勿我」,「不怨天,不尤人」,自而立、不惑以至於從心所欲不逾矩,此所謂道也。宋明人以虛靈不昧之明德,塵垢盡去之良知,周流應物而不礙,加以進學致知、事上磨練而上達天德,此所謂道也。惟有道之士能盡其仁,惟仁人可以有道。仁者,本也;道者,至善也。分而言之為二,以其各有所偏主。合而言之則為一,以其實不可相離也。